萬  喆
  北京地鐵票價開始實行分段制,圍繞地鐵票價是否應當調整的爭議其實已經存在了好久。
  2007年10月7日,北京地鐵票價由之前單程3元,換乘5元改為統一2元。此舉惠民意圖不言而喻,因其乘坐費用已經低於乘坐凈成本。7年間,地鐵客流持續增長,2013年地鐵運送人數超過32億人次。地鐵運營和政府財政都感到有點不勝負荷。
  在這種背景下,地鐵新票價的出台是必然之舉,也是大勢所趨。
  漲價當然永遠不是一件討人喜歡的事。有些人認為票價升高就等於增加低收入人群的成本;有些人認為財政收入就應該要補貼人民生活。這裡其實是概念的混淆。社會公平不是平均主義。否則,公共設施的使用就應該乾脆是免費的。全世界公共交通都多少受到財政補貼,但沒有全免費的例子。而且,北京地鐵“2元”的補貼方式事實上也並不特別針對低收入人群,而是面向所有民眾。中等收入者等並不必需的人也享受了補貼,這實質上降低了福利在社會中起到的作用效率,也是對財政的一種浪費。
  財政收入雖然應該“取之於民,用之於民”,但政府部門需要更加綜合和科學地考慮為人民服務,最大化支出的使用效率,不應當無限制、無差別地補貼。
  但這也並不意味著地鐵漲價就是一件蓋棺論定的大快人心的事兒。
  首先,北京地鐵的運營和民生息息相關,其管理和財務狀況都應公開和透明化。其運營成本、利潤水平都不應是秘密。受到應有的監督,其實是獲得廣大民眾理解和支持的最佳辦法。
  其次,地鐵的票價上漲可能會適當減少人流量,解決當前承載量不足的問題,這符合市場化要求的經濟規律,但作法可能稍顯粗放。作為北京這樣的超大城市,“分流”或者更為必要。事實上,許多線路在稍晚就會出現人數寥寥的狀況。按照時段對票價有所調節是許多國家控制高峰時段人流的方法,北京地鐵也應可以效仿,根據自身特點制定相應價格優惠政策。
  最後,對於低收入人群仍然需要重點和充分考慮。低收入人群處於社會底層,是社會中的弱勢群體,交通費用在生活中既必不可少,又占據其收入的比例較大,對這部分人的日常生活會有更大的影響。應當有針對性地對他們進行補貼,緩解其因交通出行費用上漲帶來的過大壓力,作為解決低收入群眾生活困難措施之一。
  作為政府主管部門,在考慮民生民意的時候需要運用科學、踏實的管理方法,這意味著,一方面應不諱政,不把自己特殊化。管理者要充分瞭解民情民意,也應讓民眾充分瞭解自己。另一方面應不惰政,不把包括價格在內的硬性工具當做唯一辦法,不搞“一刀切”。
  價格上漲秉承經濟規律,但社會發展對政府部門的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。政府要做“好人”,但不是“老好人”。▲(作者是黃金集團首席經濟學家)
(編輯:SN090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vh82vhmfd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